美國得州發生大規模槍擊案,嫌犯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此殘忍?槍擊案頻發的美國該何去何從?-上海槍擊案
馬克思說過,資本家會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
我在中學學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是不懂的,但是我現在懂了。
為什么會有極右?
美國這個國家是種族異?;祀s的國家,白人來了以后驅逐印第安人,占據了美國,一度是美國的“上等種族”,從南北戰爭,然后一直到馬丁路德金,美國種族問題慢平等,越來越多的拉美的拉丁裔移民到美國,引發了美國白人的不滿。
那過去為什么沒有不滿,現在特別不滿呢?因為美國經濟不像特朗普宣傳的那么好。
過去美國占據世界GDP比例極大,各個種族分餅子,白人分到的最大,少數族裔在后面吃渣渣,盡管是渣渣,但是也遠強于其他國家。
后來美國企業不斷的把業務外包外包,美國工業流入到日本,后來流入到中國,美國服務業流入到印度,資本家賺了盆滿缽滿,但是所謂的“鐵銹州”越來越多,大批大批的貧窮白人生活無依無靠,這是特朗普上臺的根本原因。
比爾克林頓說,現在的美國人的生活水平還不如我執政的那會,這話一點都沒錯,克林頓執政的那些年,美國經濟出奇的好。
現在不行了,現在餅子不夠分了,白人里面的“高等白人”因為外包反而賺的更多了,但是“低等白人”就慘了,還好,還可以靠毒品來麻醉自己。
然后又有越來越多的拉丁裔從拉美地區來到美國,讓那些“低等白人”怎么想?
“我為什么生活的不好?我生活的不好,就是那些拉丁人造成的,就是那些外來族裔造成的,因此就是要殺光他們”
這不是很“正常的”邏輯么?
資本家賣絞死自己的繩索
特朗普在2017年12月份通過了減稅法案,為什么要減稅?因為希望企業多賺錢,企業多賺錢,企業有了利潤,要么把利潤分給員工,要么投資生產和研發,這樣的話,不是所有美國人都受益了么?
當然,減稅會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大減,沒關系,發債,只要有利于美國經濟,這點債務是指的的。
企業因為減稅獲得了大量利潤,它真的就發給了工人,它真的就投入生產和研發了么?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美國公司減稅獲得的利潤大批的用來做股票回購
根據統計顯示,2018年,美國公司花費了8060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打破了2007年的記錄。
根據dallanesws的新聞,德州儀器花了50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是研發投入的三倍。
簡單的說,美國公司把利潤用作股票回購了, 造福于股東。所以美股連續創下新高。
那擴大生產呢?
那投入研發呢?
那回報員工呢?
對不起,“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資本說了算。
難道美國這些資本家不知道這么弄的話,會造成美國更大的貧富分化,更大的分裂么?
知道,但是為了利潤,就必須這么做。
所以馬克思說的是對的,資本家會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
荒謬的美國治安
有美國華人經常講:美國治安不錯吶,亂的都是黑人區,都是拉丁裔區,你只要不去那些區域就行了。
很顯然,美國人已經把這種情況“視為平?!绷?。
如此荒謬的事情,居然視為平常。
你想一想把,假設這是在北京,東城區的人說,其實北京治安還不錯那,你只要別去海淀區就可以,這是多么荒謬?
一直有人在講,美國治安沒有中國人說的那么夸張,一年也槍擊死亡人數也就一萬五,現在8434人。
美國3億人,一年槍擊案死一萬五,平均2萬人里面有一個人死于槍擊,看起來好像不多喲。
上海人口2400人,按照美國那個槍擊案的死法,平均2萬人里面死一個,上海一年得因為槍擊死1200人。
那上海不早就炸了!了得了!
但是放在美國,那就非常正常了。
詭異的事情,發生太多,大家都當平常事了。
只能感嘆一句:,魔幻現實主義。
在五十年內,上海能否各個方面全面趕上香港和紐約呢?-上海槍擊案
估計在這里討論的許多人討論了半天,卻根本不了解一個事實
即上海在三十年代是世界有名的大都市,地位是要高于香港和東京的
而如今作為發達經濟體的香港事實上直到約七十年代才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雖是英殖民地,但不是什么很高大上的地方,還不如上海,但卻能以極短時間成為發達經濟體
香港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時中國大陸的大環境
香港97年回歸時,這個彈丸之地經濟總量足足占到了全國的約1/6
而僅僅不到20年,上海在經濟總量上就超過了香港,現在中國大陸的城市,經濟總量超過香港的越來越多。
當然有人會說人均指標之類的,但路要一步步走,我估計在97年時,大家是想也不敢想中國大陸城市在GDP上趕超香港的
日本的GDP曾達到整個中國大陸的十倍,美國更是達到了20倍以上,光一個東京的經濟總量就超過整個中國,但也就是短短二十年,光一個小小的上海,GDP基本達到了半個東京,整個中國的BGP總量是日本的約3倍,達到了美國的約6成,這是9X年時你敢想的么?
深圳的前身寶安,在當時,大量人偷渡去香港,改革開放后,香港的一些底層人士還能很瀟灑的來深圳包二奶,但誰能想到,如今的深圳在體量上已超越了香港,也就約三十年的時間。
雖然中國的經濟這些年來取得驚人的進步,但人均指標仍然不高,軟實力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但作為一個中國人,即不能因為這些成績而找不到北,但也不要太妄自菲薄,喜歡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或是因為不喜歡上海人,就拿香港紐約東京去貶低上海,仿佛貶低了上海,阿Q心理就愉悅上了兩個層面。
民國四公子之一張孝若被害矛頭為何指向了杜月笙?真相是什么?-上海槍擊案
近代上??芍^是一個大染缸,花花綠綠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不過,顏色最深的則又數黑色。
上海,從一個小縣城成了一個號稱“十里洋場”的繁華都市,是無數人曾經魂牽夢繞的好去處——
有錢有勢的人,可以去十里洋場享受人生,感受感受人世間的繁華,過一過一擲千金的豪爽和刺激。
沒錢沒勢的人,也有無數人頭也不回的扎進上海,想在這里打出一個前程,掙一個名利雙收!
后來,有4個有錢有勢的花花公子,在這十里洋場中“玩”出了一個所謂“民國四公子”的諢號,也算是在這個染缸里刷出了自己的聲望。
這“民國四公子”,即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皖系軍閥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和晚清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兒子張孝若。
張謇在政界雖然沒多少影響力,可是在商界,卻稱得上是一代大家,一生經營,積累家資無數,張謇一出生便含著金湯匙,一個沒有任何爭議的富二代!
既然是富二代,家里這么多錢,自然要好好享受人生,一個有錢男人享受人生自然也少不了一樣——女人!
張孝若生于1898年,此時張謇已經45歲,可謂是老來得子,張家恐怕恨不得將張孝若寵到天上去。
不過,張謇倒也很看重對兒子的教育,張孝若的學歷也很高,20歲時留學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成功拿到了學士學位。
當然,張孝若學歷高,卻不意味著不會玩,也不好女色。
他有一個小妾——李復初,曾經是上海的一代名妓,他的手下陳葆初和薛秉初為了巴結他,便花錢買了送給他,他收到這份禮物后,倒也很開心,娶她當了姨太太,兩人很是纏綿。
1935年10月17日,張孝若摟著自己的姨太太李復初如往常一般,在床上睡得很香,溫柔鄉里享溫柔,的確很讓人陶醉和癡迷。
可是,突然有人打破了寧靜,闖到了他們的房間,手持著槍,對著床上打了一通,張孝若和李復初雙雙中槍。
這個人看到張、李兩人中槍后,急忙飛身下樓,試圖逃跑,卻因為打不開門而選擇了開槍自盡。
這個兇手也不是別人,正是張家的一個仆人——吳義高。
可是,張孝若的死,矛頭為什么會指向上海大亨杜月笙呢?
這事得從杜月笙在金融業站穩腳跟后,向實業界擴張開始說起。
張謇雖然花了不少精力培養張孝若,可是,時間終究太短了,他在1926年病逝后,他的弟弟張察又遭到了國民政府的通緝,張家便落到了張孝若的肩膀上。
只是,張孝若一個花花公子,驟然接受家業,難免應付不過來,從而導致了張家實力的跌落。
所以,杜月笙走向實業界的第一步便揮拳打向了張家!
杜月笙為了拿下張家的大達輪船公司,趁著張家因為經營不善,讓大達輪船公司陷入困境的時機,趁著大達股價猛跌的勢頭,讓人暗中大量買入大達的股票,從而聚少成多,讓自己一躍成為了大達的大股東。
杜月笙在拿到了足夠多的股票后,先是買通上海社會局局長吳醒亞干預,然后又煽動股東要求召開股東大會,重選董事長。
杜月笙這一手,張孝若顯然招架不住,于是只能老老實實地召開了股東會議。
1933年的股東會議上,憑借杜月笙的諸多手段,他一放出要競選大達輪船公司董事長的風聲,自然沒有通不過的,他也因此順利當上了大達輪船公司的董事長,而張孝若卻只能向他低頭,屈居于總經理一職。
可是,這還算不完,杜月笙為了徹底架空張孝若,又讓自己的手下楊管北擔任經理,負責公司的具體事務。
1935年,杜月笙更是當上了上海船聯會的理事長,張孝若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杜月笙一步一步往上走。
這一年,張孝若一死,杜月笙便又迅速以大達輪船公司董事長之職兼任總經理一職,大達自此徹底地落到了杜月笙的手里。
對于張孝若的死,他的母親竟然聲言“不必深究”,也讓人驚疑不定,她是不是受到了威脅?否則的話,一個母親對自己兒子的死,怎么可能不追究,不還他一個公道?
此外,“張案”兇手吳義高的遺孀和兒女也受到了杜月笙的庇護和照顧。
這么一來,杜月笙為奪張家產業、徹底掌控大達輪船公司而暗殺張孝若的說法便開始流傳開來了。
不過,因為張孝若當場中槍身亡,李復初在不久后死去,吳義高也在逃跑無望后舉槍自盡,線索幾乎斷絕,真相究竟如何,也成了一個謎。
也有人說,吳義高原意是想殺李復初,張孝若只是被誤殺。
吳義高想殺李復初的原因也很簡單,他有一個兒子,曾在大達輪船公司上班,但是突然被炒了魷魚,吳認為是李復初吹了枕頭風的原因,所以記恨李,于是尋機暗殺李復初。
可是,吳當時是張家家仆,想殺李復初的機會很多,如果不是為了殺張孝若,他完全可以等待一個最好的機會,只殺李復初而不傷張孝若。
又有人說,吳原本是求李復初給張孝若吹吹枕頭風,給他兒子謀一個好差事,不料竟被拒絕,所以懷恨在心,對李起了殺心。
說法蕓蕓,終究難下定論。
再回頭看杜月笙買兇殺人一說,如果杜月笙真的為了奪取大達輪船公司而對張孝若痛下殺手的話,實際上不用等到1935年,1933年時想做便能做的事,為什么要等到1935年?
更何況,1935年的時候,張孝若已經幾乎被杜月笙架空了,張孝若在或者不在,對杜月笙掌控大達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杜月笙為什么要殺他?
此時的杜月笙也極愛惜自己的羽毛,想盡辦法地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他絕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被架空的張孝若去毀掉自己的形象。
至于杜月笙庇護吳義高家人一事,恐怕也只是他在刷聲望罷了。
杜月笙庇護過盧筱嘉,能說江浙戰爭是他在幕后挑起的嗎?
杜月笙善待黎元洪,能說曹錕賄選是他操縱的嗎?
杜月笙照拂楊度,能說袁世凱復辟是他策劃的嗎?
顯然不能,以杜月笙當時的行事作風,他確實很可能會為了所謂的“名聲”去安頓好吳義高的家人。
張孝若被殺一案,已過去近八十幾年,真相到底如何,恐怕也只有當事人知曉了。
淞滬戰爭的起因是什么?有什么歷史依據?-上海槍擊案
1937年8月11日,老蔣在南京主持召開了一次絕密的“最高國防會議”,中心議題是下一步的對日戰略。會議最終做出如下決議:對華東日軍采取“先機下手”的戰略,用沉船和火力封鎖江陰要塞,以防止日本海軍自淞滬溯江攻擊南京,同時截留南京以及上游九江、武漢、宜昌等碼頭的所有日本艦船,一并要全殲日本駐扎于上海的海軍陸戰隊。
這個軍事部署是基于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對日軍侵華步驟的戰略預判,即在華北大打以后,日軍極有可能在淞滬地區動手,因為在日本陸軍參謀本部1936年擬定的《對華作戰計劃》中,已經做出了戰役預案:“以五個師團(分為兩個軍)分別登陸上海市區和杭州灣,兩軍策應向南京作戰,以實現占領和確保上海、南京和杭州三角地帶”。
由于日本的大規模戰爭動員尚未完成,主要現役兵力正投入華北,因此在盧溝橋事變一個月后,淞滬地區仍然相對平靜,但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方面,是中方擔心盤踞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會成為“內應”,從而接應日本陸軍主力登陸淞滬;另一方面,是由于南京政府最高層的泄密,使上海日軍非常擔心遭到中國軍隊的主動攻擊,所以當時的上海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表面平靜之下其實暗流涌動。
引爆淞滬會戰的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一個是“軍政部次長”陳誠。張治中曾經率軍參加過1932年的淞滬抗戰,對上海的作戰環境和日軍情況比較了解,他強烈主張在華東地區對日“先發制敵”,并將中國抗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種,他打我,我不還手(指九一八事變);第二種,他打我,我才還手(指1932年淞滬抗戰);第三種,我判斷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
也就是說,既然判定日本人早晚要在淞滬動武,那么就應該先下手為強,干掉其作為內應的海軍陸戰隊。有鑒于此,在得到老蔣的默許后,張治中已經著手預做準備,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一周內,即派出正規軍補充第2旅的一個團,身著保安隊服裝潛入上海,秘密進駐虹橋機場和龍華原淞滬警備司令部地區。同時命令第87師、第88師從原駐地南京和江陰前移,隨時準備增援淞滬。
當然,這肯定也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和懷疑,于是有了8月9日兩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員(一個尉官一個士兵)硬闖虹橋機場的舉動,其實就是想強行偵察中國軍隊的番號以及備戰情況,結果被補2旅士兵當場擊斃,這就是著名“虹橋事件”。這次事件爆發后,日本海軍態度開始強硬起來,要求南京政府賠償損失并且接受日方的“核查”,同時派遣大批軍艦和陸戰隊開進黃埔江,以作為軍事威懾。
另外一個對日強硬派就是陳誠,當時已經手握“土木系”軍事集團,地位正處在上升期,所以說話的分量開始加重??疾焱耆A北戰事以后的1937年7月15日,陳誠急電南京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敵如出兵擾我長江,則我國應整個發動,先肅清其各地租界及海軍駐屯軍。理由:我國對日作戰,其唯一之有利先機,厥在制敵機先,予以奇襲,消滅其駐軍,鞏固我腹地”!
陳誠的意思和張治中差不多,那就是寧滬杭地區為國民政府的根本所在,一旦日軍有在淞滬動手的征候,應毫不猶豫先發制人掃清上海之敵。同時,軍委會高參蔣百里8月初也提出了開辟第二戰場的建議,理由是華北戰局不妙,津浦線日軍雖然推進緩慢,但是平漢線日軍攻勢凌厲,劉峙集團軍明顯不支,日軍有沿平漢鐵路直驅武漢的可能,如果九省通衢的武漢過早淪陷,那麻煩就大了。
種種諫言疊加在一起的結果,是老蔣最終下定了在淞滬開戰的決心,遂有了開篇8月11日的“最高國防會議”。然而遺憾的是,由于與會的行政院秘書黃浚已是漢奸,所以這次會議的所有內容均被日方偵知,不僅長江中上游的艦船全部及時出逃上海(武漢的陸戰隊都跑回了上海),東京日本內閣和軍部,也幾乎同時做出了增兵上海的決定,時間是8月12日中午。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派兵方案是:“上海方面派遣部隊,是以第11師團和第3師團為基干編成一個軍,八月十五日為動員第一日”。到這個時候,由于中日雙方不約而同都決定增兵上海和進行大打,那么淞滬會戰的爆發已經不可避免了。
只不過中國軍隊由于距離較近,開進上海的時間較早,于是8月11日的夜里,張治中離開蘇州指揮所,率兩個德械師全速推進,至12日天亮時已經占領了預設陣地,因老蔣變卦,攻擊時間被延誤了一日。此時日本海軍陸戰隊也進入全面戒備狀態,準備在陸軍增援部隊到達之前,死守位于虹口的陸戰隊司令部大樓及周邊。
1937年8月13日下午,孫元良第88師先頭部隊一個營,向八字橋方向搜索前進,師主力隨后跟進,攻擊目標即為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而得知陸軍增援部隊將于8月18日登船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膽氣有點壯了起來,也派出一個大隊進行延伸布防,下午3時許,雙方兩支營級部隊在八字橋頭猝然相遇。
第88師先頭營少校營長易瑾下令部隊開火,淞滬會戰(八一三事變)正式爆發!
0 條評論